臍帶血,是胎兒娩出、斷臍后,盡量短時間內(nèi)從臍靜脈中采集獲得的血液。其中富含造血干細胞,可治療多種疾病。
伴隨著宣傳力度和科普力度的加大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臍帶血有了初步概念,認識到儲存臍帶血的重要性。
提到臍帶血,有點概念的人,多半只能想到:可以治療血液病。其實臍帶血的功能遠不止于此。臍帶血目前已經(jīng)可以治療超過80種疾病。在新興的再生醫(yī)學領域,通過臍帶血治療自閉癥、糖尿病等方面也取得了進展??梢哉f,保留臍帶血,相當于保留了一份生命資源。
可惜,保存臍帶血的意識,還談不上“全民普及”,尤其是在大家都還不太懂的時候。由于臍帶血只能在新生兒出生后的短短幾分鐘內(nèi)采集,錯過便不再有,儲存機會也只有一次,也顯得臍帶血彌足珍貴。而因為很多家庭對臍帶血作用的認識不足,導致大部分臍帶血被當作廢物丟棄,這對于正在等待配型的患者來說,無疑是讓生命逐漸“消失”。
從20世紀90年代世界第一家臍帶血庫成立至今,世界范圍內(nèi)已建立臍帶血庫300多家,儲存量已經(jīng)達到約750萬份。全球臍帶血應用案例超過5萬份,我國的臍帶血應用案例也已達到1.2萬余份。令人欣喜的是,以上這組數(shù)字每年都在被不斷刷新,在臍帶血庫不斷充盈的背后,是一次次生命“臍”跡的上演。
移植的配型很重要,自身臍帶血肯定與自己相合,另有四分之一的幾率與兄弟姐妹“全相合”,與父母最起碼是“半相合”。從這個層面來說,把臍帶血存入血庫,不僅給“救自己”留下后路,也給“救親人”留下希望,而臍帶血庫里,血樣越多,配型成功的幾率就越大,這也給“救別人”留下了可能。
周吉只有16歲,今年3月被確診“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4”,屬于重癥高危白血病。記者在陸軍軍醫(yī)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血液病中心看到周吉時,他已經(jīng)邁過了鬼門關。
如今,醫(yī)生正在給周吉做移植后的復查,醫(yī)生預計,周吉這次住院不會太久了,最多一個多星期。檢查結(jié)果已經(jīng)可以確定:孩子獲得了新生。
中國抗癌協(xié)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近5年來,中國城市兒童惡性腫瘤的發(fā)病率上升18.8%,遠高于發(fā)達國家。在臨床應用上,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已是治療兒童大病的重要武器。周吉需要同時移植骨髓和臍帶血,因為同胞及父母間,骨髓多為半相合,臍血就直接影響到“骨髓是否排異”。周吉當年沒有存儲臍帶血,患病后,他的治療希望寄托在了臍帶血庫。
但是,周吉的治療難點,還不僅僅在于沒有臍帶血的問題,另外,他還沒有治療費。周吉的父母四處奔走,想盡了一切辦法,想要救孩子。
最終,重慶市紅十字會兒童醫(yī)療救助基金、“山東臍血庫”協(xié)力開啟綠色通道,提供了一份珍貴的生命禮物-臍帶血?;忌现匕Y白血病的周吉術(shù)后病情平穩(wěn)。加上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,共同給了這個16歲孩子“生的希望”。
山東省臍血庫是國內(nèi)七家臍血庫之一,對于提供臍血完全免費,屬于公益捐贈。而“山東臍血基金”在重慶設立專項救助基金已經(jīng)有兩年時間,牽頭配型、提供費用,目的是更多地救助需要臍帶血治療的患兒,讓臍血庫的公益效果能達到最大。目前,在重慶已經(jīng)有4名重癥血液病患兒免費得到了臍血治療,16歲的周吉,是第4例。
我國有接近500萬的血液病患者,每年新增近4萬余人,其中一半是兒童,這些患病兒童有些因無法配型、或因高昂費用,而放棄治療。山東臍血基金重慶項目負責人 汪鋼表示,如果有貧困患兒需要這方面的救助,可以向基金會提出申請。
總之,我們可以把臍帶血庫,看做生命銀行。我們要有意識存、同時也要有意識取,有人存、有人取,讓生命延續(xù)。
來源:第1眼-重慶廣電
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